您当前位置:首页>个人客户>财富管理> 甲流危机:谁来为你买单
甲流危机:谁来为你买单
时间:2009-11-19来源:字体:

  2003年,我们经历了一场痛苦的SARS,最后在全国人民团结一心的信念下,我们顽强的战胜了SARS。6年后的现在,H1N1流感袭来,需要更强有力的措施来进行防范。

  另外一个方面的问题,上次SARS的所有费用均为政府买单,我国政府更是为此付出了上百亿的代价,而这次的甲流危机,到底该谁买单呢?

  甲流医疗救治费用明确:不光由政府买单

  9月底,卫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联合发发表稳健——《关于甲型H1N1流感医疗救治费用问题的通知》等法律及相关文件,明确了甲型H1N1流感病例医疗救治费用问题。文件规定:甲流感所产生费用分两大部分,防控费用以及患者治疗所需的直接费用。防控费用,例如医生护士所穿戴的防护服、病房消毒等费用,这一部分费用仍由国家财政支持;直接医疗费用包括患者所需药物、医疗器材以及床位费等,这一部分在16日以后,将由患者自付或者通过以下途径报销:

  1、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包括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和发热(≥37.5℃)或急性呼吸道症状的人员到甲型H1N1流感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医学排查和治疗,其发生的医疗救治费用通过上述三种制度按照规定予以报销。

  2、尚未参加上述制度的患者或经过上述制度报销后,个人医疗救治费用负担仍较重的贫困患者,可通过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帮助解决。

  3、境外人员在我国境内发生的医疗救治费用由境外人员自行承担。

  政府对于防也即是说这次甲流医疗救治费用将不光由政府买单,除了对负担较重的贫困患者政府安排解决外,其他的国人的甲流医疗救治费用将纳入医保系统,由医保按政策获得一定比例的报销,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由于缴费不同,其报销标准也不同。

  一般说来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本办法规定的一次性住院医疗费用,其数额在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以上的部分,扣除个人首先自付的费用后,由统筹基金根据医院级别按比例支付:三级医院85%,二级医院90%,一级医院92%,与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签订了住院医疗服务协议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5%。

  在此基础上,年满50周岁的增加2%,年满60周岁的增加4%,年满70周岁的增加6%,年满80周岁的增加8%,年满90周岁的增加10%。根据年龄增加后的医疗费报销比例,不得超过100%。按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标准,床位费最高每天报60元。

  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参保人员,其数额在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以上的部分,扣除个人首先自付的费用后,由统筹基金根据医院级别按比例支付报销。

  费用的差额:让保险公司为流感危机买单

  根据上述的明确规定,只有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甲流患者的相关医疗救治费用才能够根据个人不同的缴费情况进行报销,并且不能百分之百报销。

  而没有参加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患者如果不是属于特别贫困的情况,费用显然需要自行买单。

  另外,对于上述制度只对流感患者进行赔偿,而治疗一个甲流病例的费用包括观察、用药、检验、护理等方面的费用。像流感排查发生的观察、用药等费用也难以报销。以广东省为例,一般说来在一个好点的医院进行排查的费用都在千元以上,计算下来也会是一笔较大的支出。

  这些费用的差额就需要商业保险来进行补充,而针对流感这样的特殊情况,只有专门的医疗或住院险以及针对流感的专项保险才能够让保险公司为你买单。

  如平安首次推出的流感专项保险——平安甲型H1N1流感综合保险产品,这款甲流综合保险产品由主险和附加疫区扩展保险共同组成,主险责任涵盖由于甲型H1N1流感导致的身故和医疗费用,保障额度具体分为2万元、3万元、8万元、15万元这四档,每一档中身故保障额度和医疗费用保障额度不同,保费则根据客户选择的保额档次从几十到几百元不等,客户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档次投保。再如平安的甲型H1N1流感保险卡是它专门针对甲流定制,每张卡可提供2万的甲流医疗保障和2万的甲型H1N1流感身故赔偿。这些产品都能帮您将甲流的相关费用差额转移给保险公司,由保险公司为流感危机买单。平安官网上购买仅需48元,就可为您提供一年的甲流风险保障。>>现在去购买

  甲流危机来了,虽然气势汹汹,但是我们也不用畏惧,只要多注意身体,早日从各个方面包括财务和家庭保障等方面进行预防,我们是一定能够战胜它的。

  深圳君融财富管理研究院  张燕

  版权声明:此文系深圳市君融财富管理研究院专供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之稿件,中国平安保险(集团)与内容提供者共同拥有文章版权和其他相关知识产权。未经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书面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违反此版权声明者,中国平安保险(集团)公司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