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丁克家庭的理财规划:为提前退休做准备
2008-08-13

  对于一个投资性资产仅占家庭总资产不到1%的丁克家庭而言,想要提前退休,同时维持较高的生活水平,他们需要做哪些方面的调整呢?对于两人家庭,在保险方面需要侧重哪些保障呢?

  丁女士今年36岁,从事房地产开发咨询工作,每月的月收入有15000元,先生39岁,每月的收入有10000元。夫妻俩过着幸福的两人生活。对他们来说,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提前退休,并且有足够的资金养老。

  收入稳定 衣食无忧

  每月收入25000元的丁女士和先生,每月的支出比较稳定,一些固定支出项目主要是:餐饮约2000元;自备车加油、停放和维护费1500元;购置衣服、娱乐消费等约3000元。另外,丁女士算了一下每月分摊的医药费、保健费约200元。现在他们的自住房还欠一部分银行贷款,每月需还1000元,对于他们来说也没有什么压力。每月总共可以结余17300元。

  年度性收入方面,两人年终奖有20000元,而存款、债券利息方面,丁女士大致估计了一下,约有10000元左右。年度支出方面,人身保险保费每年6500元,另外每年财产险(车险)费用为3000元。所以,年度性收入共可以结余20500元。

  少量资产进行投资

  丁女士家庭的资产分布有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即投资的部分仅占到所有资产的1%。她和先生选择了将资产集中在存款和房产两项,其中现金及活存有4万元,定期存款有14万元。由于这些存款是分批存入的,期限也不同,所以利息方面只能估计为1万元。他们还拥有债券1000元。在房产方面,他们的自住房产价值100万元。另外,2年前妹妹投资房产时,丁女士入伙了2万元,虽然不多,但等到房产出租或是卖出时,也会有一笔收入。

  丁女士唯一的投资是1个月前购买了1万元的股票型基金。她希望进行一些风险较小的投资,以保障在月收入可能不如现在的情况下,家庭资产还能保值增值。

  丁女士和先生都购买了同款的终身寿险(分红型),各项保额均相同,主险为2万元,分红为每3年一次,每次1600元,直至终身。附加的重疾终身保险保额4万元,另外还附有一年期的住院医疗综合保险、意外伤害保险、意外伤害医疗保险,最高限额均为1万元。

  理财目标围绕退休

  丁女士说,现在的工作虽然稳定、收入也高,但是比较辛苦,她和先生想在45~50岁退休。这样算来,夫妻两人还有10年左右打拼的岁月。如何让辛苦钱更好地增值,以保证退休后生活质量不下降,同时还可以每年外出旅游呢?另外,双方父母现在都步入老龄,照顾他们的费用也需要保证充足。

  由于现在没有参与股市,基金市场也只是购买了一只股票型基金,要实现退休无忧的愿望,该如何调整呢? 

  另外,由于夫妻两没有子女,那么养老的费用,特别是医疗费用肯定要早作打算,现有的保险是否能够满足未来的需要? 

  

每月收支状况  单位/元)  

收入  

支出 

本人月收入 

15000 

房屋月供

1000

配偶收入 

10000 

基本生活开销 

6500

其他收入  

 

医疗费 

200 

 

 

 

 

合计

25000

合计

7700 

每月结余 

17300

 

 

 

 

 

 

年度收支状况 单位/元

收入 

支出

年终奖金 

20000

保费支出

6500 

存款利息

10000 

其他支出

车险3000 

合计

30000 

合计 

9500  

年度结余

20500

 

 

 

 

 

 

家庭资产负债状况 单位/万元  

 家庭资产

家庭负债  

活期及现金 

4 

房屋贷款

9

定期存款  

14  

其他贷款  

0 

基金

1

 

 

债券

0.1

 

 

股票 

0 

 

 

房产(自用)

100  

  

 

房产(投资) 

2 

 

 

黄金及收藏品

0 

 

 

汽车 

10 

 

 

合计

131.1

合计

9

家庭资产净值

122.1

 

 

  专家建议一:资产配置分析和理财建议

  一、家庭资产状况分析

  丁女士的家庭资产总额为131.1万元,其中自用资产(自用住房和汽车)110万元,占总资产83.90%;生息资产 (包括存款、债券、股票、基金)19.1万元,占总资产的14.57%;投资型固定资产(合伙买房)2万元,占总资产的1.53%。

  从丁女士家庭的目前状况来看,主要问题在于资产结构不合理,自用资产比重过高,生息资产比重较低,大大制约了她通过配置组合提高家庭资产增值的速度。

  丁女士家庭的优势在于现金流充足,每月结余达到17300元,每年度也有2万元出头的结余,其家庭财产增长主要通过工资收入积累。

  二、理财目标分析

  丁女士的目标相当明确:准备提前10年左右时间退休,并且在退休之后保证生活质量不下降。因此,整个配置规划的核心就是退休规划问题,让丁女士家庭在退休时有足够的退休金维持今后生活。

  丁女士今年36岁,她的先生今年39岁,他们家庭的主要财务情况如下:

  

年度收入 

32万元

年度支出

11.14万元

年度结余

20.86万元

净储蓄率

65.2%

期初生息资产

19.1万元

 

 

  其中总收入包括双方月收入和年终奖金;总支出包括基本生活开销、医疗费、保费、车险等;生息资产包括现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基金、债券等。

  假设丁女士10年后退休,期间家庭收入平均增长率为5%,支出增长率为5%,生息资产投资收益率为7%;退休后支出不变,支出增长率为3%,生息资产收益率为4%,通过演算后可得丁女士家庭未来生涯仿真表如下(单位:万元):

  

 

  

生涯仿真表

几年后

年龄 

年收入 

年支出

退休金储蓄

投资收益

退休金结余

 

  

1 

37

33.60

11.69

21.91

1.34

42.34

 

  

2

38

35.28

12.28

23.00

2.96

68.31

 

  

3

39

37.04

12.89

24.15

4.78

97.25

 

  

  

 

  

9

  

45

  

49.64

  

17.28

  

32.37

  

20.76

  

349.63

  

 

  

10

  

46

  

0.00

  

17.28

  

0.00

  

13.99

  

363.61

  

 

  

11

  

47

  

0.00

  

17.79

  

0.00

  

14.54

  

360.36

  

 

  

  

 

  

32

  

68

  

0.00

  

33.10

  

0.00

  

3.36

  

54.22

  

 

  

33

  

69

  

0.00

  

34.09

  

0.00

  

2.17

  

22.29

  

 

  

34

  

70

  

0.00

  

35.12

  

0.00

  

0.89

  

-11.94

  

 

  

  从上表可知,在丁女士70岁的时候,她和丈夫的退休金结余不足以应付每年的生活支出。

        三、家庭资产配置及规划

     要解决丁女士家庭的养老费用缺口,必须从多个方面切入。

  首先要将当前的家庭资产归并盘活,可以考虑撤出投入合伙买房的资金。从丁女士投入的时间来看,2006年初投入的这笔资金应能达到100%的收益,回收4万元。同时,由于丁女士属于稳健型投资者,其投资收益期望和目前的贷款利息相差无几,建议其将9万余元的贷款提前还清。

  丁太太和她先生都是上班族,工作繁忙,因此建议他们以买开放式基金作为主要的投资方式。根据其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和对于回报的期望值,可以以稳健型配置为目标,力求在风险相对较低的前提下使年化收益率达到8%左右。

  根据目前的市场状况,丁女士不妨适当投入股票型或混合型基金作为积极配置,同时搭配债券型基金作为稳健配置平衡收益和风险。购买基金的数量可以在3至4只,方便管理。

  在投资方式上,主要运用定期定额的购买方式,这样可以有效地摊低成本,降低风险。最后,由于丁女士比较年轻,未来的生活道路相当漫长,建议丁女士推迟2年时间退休,积累足够的财富应对将来的退休生活。

  可以对丁女士的家庭财务状况进行适当调整,经过调整后的丁女士家庭主要财务情况可生涯仿真表如下:

  

年度收入

32万元

年度支出

9.94万元

年度结余 

22.06万元

净储蓄率

68.94%

期初生息资产

14.1万元

 

 

  

生涯仿真表(单位:万元)

  

几年后

 

 

年龄

  

年收入

  

年支出

  

退休金储蓄

  

投资收益

  

退休金准备

  

1

  

37

  

33.60

  

10.44

  

23.16

  

1.13

  

38.39

  

2

  

38

  

35.28

  

10.96

  

24.32

  

3.07

  

65.79

  

3

  

39

  

37.04

  

11.51

  

25.54

  

5.26

  

96.59

  

...

  

10

  

46

  

52.12

  

16.19

  

35.93

  

29.91

  

439.69

  

11

  

47

  

54.73

  

17.00

  

37.73

  

35.18

  

512.60

  

12

  

48

  

0.00

  

17.00

  

0.00

  

20.50

  

533.10

  

  

48

  

84

  

0.00

  

49.27

  

0.00

  

4.85

  

76.79

  

49

  

85

  

0.00

  

50.75

  

0.00

  

3.07

  

29.12

  

50

  

86

  

0.00

  

52.27

  

0.00

  

1.16

  

-21.99

  

  注:退休前生息资产投资收益率提高为8%,工作时间比目前预期延长2年。

  专家建议二:保险建议

  丁女士的家庭虽然收入可观,结余不少,但离其早日退休、实现财务自由的目标还有较大距离。财务自由指的是家庭的被动收入(即投资收益)超过家庭的日常开销,到那时,我们就可以选择不再为钱而工作,实现提前退休。

  在实现财务自由的过程中,保险的是一项重要的防御性的财务安排,用以保护资产安全,防止意外损失,具体到丁女士这样的丁克家庭,可以按照以下的顺序来考虑:

  首先,丁女士的家庭目前投资收益不多,收入主要依赖薪水,保障自身的收入能力是当务之急。丁女士夫妇没有孩子,责任额度可以较低,主要考虑对双方老人的赡养义务和自身的健康保障。

  假设丁女士的父母目前为65岁左右,预期赡养期间20年,要承担赡养费20万元,那么丁女士为自己购买一份20万元额度、20年期的定期寿险,受益人为父母,就可保障这一责任。

  在健康险方面,丁女士虽然已经购买了一些保险,但保障额度太低,作用不大。一般的住院医疗对丁女士的家庭并不造成大的影响,主要风险倒在于重大疾病和意外伤残,因为这两种风险不仅会发生高额的医疗费用,还会造成收入中断,投保额度应分别在30万元至50万元为宜。鉴于丁女士原先投保的都是终身寿险,提醒消费者要避免进入的一个投保误区:认为发生概率越高的风险越需要买保险。事实上,当一个风险发生的概率是100%时,转嫁给保险公司所要付出的成本加机会成本必然高于100%(保险公司总要赚钱的),而将特定时期内,发生概率很小,但一旦发生损失巨大,家庭无法承受的风险转嫁给商业保险,这才是对保险以小博大功能的最好利用。特别是对于丁女士这样的丁克家庭,终身寿险的受益人并不明确,推荐购买定期消费型的保险产品,不仅可以轻松提高保额,其节省的大约80%的保费则可以通过合理规划为将来创造更高额度的现金保障。

  其次,当丁女士的家庭资产不断增加时,也应考虑为已有的实物资产购买一份保障。例如,每年几百元就可为丁女士价值百万元的房屋及内饰购买一份全面的家财险。

  车险方面,容易忽视的是交强险里的12万元三责险额度仍旧是不够的。特别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交通事故导致他人伤亡所需赔偿额度较高,因此建议丁女士特别加高车辆责任险方面的保额。

  最后,在退休金积累方面,丁女士要想早日实现财务自由,必须进行更积极的投资,通过多元化的资产配置降低风险。如果丁女士的投资方向比较保守,万能险搭配终身医疗险产品是可搭配的养老金储蓄方式之一,但其投资功能并不强。如果在了解一定理财知识的基础上,采用定期定额的方式投资基金以及购买一点投连险,长期来说风险并不大,亦可有效提高收益率。

  参考保险方案:

  

姓名

保障类型 

保障金额

保障期限

年缴保费

丈夫 

定期寿险

20万元

20

1200

定期重大疾病 

30万元

20

3500

意外险 

50万元

1

900

妻子

  

定期寿险 

20万元

20

600

定期重大疾病

50万元

20

4000

意外险 

50万元

1

900

首年总保费 

 

 

 

11100

  来源《理财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