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孩子不如一本存折
2008-09-12

深圳君融财富管理研究院研究员   张燕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我高中的时候有个同学是从农村考来的,个性比较内向,平时学习很不用功,经常逃课带个面包去小录像厅去看录像,一看就是一整天,学习成绩一串红灯高挂,老师屡教不改,对他也毫无办法,十分头痛。但是后来在家长会上我们见到了他的父亲: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走了十几里山路,专门赶来参加孩子的家长会,一副饱经沧桑的样子,脚穿一双草鞋,沾满了泥巴。跟他父亲交谈,才知道原来为了让他来城里高中上学家里面付出了多少代价,他读书的钱对于他们的家庭来说根本就是一笔天文数字,父亲只好东拼西凑,好在父亲的几个兄弟虽然经济条件也不好,但是觉得送孩子去城里读书是一件可以改变家庭命运的事情,也非常赞成,因此几兄弟这样凑出来了平时的血汗钱供孩子读书。但是再看看他的表现,贪玩,成绩一塌糊涂,很难感觉的到他对自己,对期望他成才的父母会承担多大的责任。

  也许有人会说这个孩子是由于父母自己承担了太多,对孩子考虑得太好,而忽略了培养孩子吃苦耐劳、认真负责的优良品质。但是这样的事情不是个案,我们经常可以在纸上看到报道子女不愿意负担老人,最后老人不得不选择子女对簿公堂来保证自己的退休生活,要求子女支付赡养费。这样的报道我们看到了可能去谴责子女道德败坏,可能会去同情老人晚年凄凉,可能会去感叹社会世风日下,但是可能从来就没有人去想过父母应该在平时的时候多为自己考虑考虑,在年轻的时候为自己的养老多做打算。

  我们也可以换一个角度想一下,假如这位父亲不会将自己所有的心血都花在孩子身上,不用每天省吃俭用、辛苦奔波,考虑给孩子筹学费和负担其他东西,也许他的生活还是不会很富足,但是至少够自己生活不用负债,也许还会有点积蓄,只要自己有块地,老年生活也过得去,即使小孩不能出人头地,只要安安稳稳地在自己身边过一辈子,老了病了孩字可以照顾一下,跑跑腿,也许一辈子就这么平平安安过了。这位善良的父亲也不用这样贪早摸黑,四处奔波给孩子凑高价学费,换来的只是孩子在自己看不见的地方自由放纵,每天浑浑噩噩,得过且过。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国家, “养儿防老”的观点根深蒂固。从父母的角度来考虑,但是,并非每一个孩子都能像父母期望的那样,成为有担当、能奉献的人。所以养儿防老其实是一个风险非常高的事情,因为父母永远都不知道当初那个小婴儿在长大了之后会变成什么样的人,会有什么样的出息,是长大以后还需要仰仗自己的鼻息生活呢,还是会懂事地妥善照顾自己的晚年生活。其实在网上对于“养儿防老”所做的调查也显示有七成的网友认为现在“养儿防老”是一个太不靠谱的事情了,很多家长都已经意识到有很多时候孩子不如一本存折在需要的时候提供的帮助多。

  如果到退休的时候,手中有一本存折,上面的数字也许不多,但是能够弥补社保养老金的不足,补齐退休生活的缺口,情况好(物价低)的时候还能够有点余钱帮助孩子买房子付上首期,在生活上帮衬帮衬。万一孩子和自己不亲,不懂事或是不孝顺,心情不好的时候,退休帐户上的钱还能支撑自己和几个老朋友一起出去旅游旅游,散散心,弥补一下过去辛勤工作没有时间出去放松的遗憾,长长见识。这样的养老生活,对于很多老人来讲就足够了。

  所以在年轻的时候不但要给孩子的教育存钱,更应该给自己未来的生活存钱。要知道早点让孩子知道生活的艰辛没什么不好,而在家庭的困难时期,早点让孩子一起承受生活的磨练对于孩子来讲是他一生重要的财富,这会养成他节俭、坚持、能吃苦的良好习惯,更能让他获得成功的秘诀。一味地将孩子关进象牙塔里,自己为他打理一切,咬牙苦撑只会让他不知道你的付出到底有多少,只会觉得依靠你就够了,孩子个性上会有很大的缺陷,他不是那么有担当、有想法,不够坚强,作为家长的责任是尽自己所能将孩子培养成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人。

  所以,对于自己的老年生活,安排一个存折;而对于孩子,多准备一些磨练。

  版权声明:此文系深圳市君融财富管理研究院专供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之稿件,中国平安保险(集团)与内容提供者共同拥有文章版权和其他相关知识产权。未经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书面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违反此版权声明者,中国平安保险(集团)公司将追究其法律责任。